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医药包装频现收购 大吃小并购新逻辑
时间:2016-07-08   来源: 包装前沿   阅读:4589次

投稿箱:

如果您有包装新产品、新材料或者包装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会议合作、展会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3270059559@qq.com(期待您的邮件!)。

  全国工业整体增速放缓,但“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仍高于其它行业。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17.4%,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14.5%。

  “十三五”将深化医药工业改革实现医药包装产业提升,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的目标。而医药改革的深入势必会对药品和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

  业内人士称,制剂的出口增长等因素,带动医药包材需求。而大批的生物新药的注册和生产,为高端药包材COP瓶和干粉吸入装置等一系列新型药包材提供了极大发展空间。

  围绕医药包装领域的收购也是此起彼伏。中国建银收购法国的全球知名医药玻璃包装制造商SGD。估值2.89亿的一次性使用灌肠器制造商成都普什制药公司被丰原药业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贵州千叶药品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南充三樱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据悉,南充三樱被贵州千叶收购的原因在于南充三樱拥有药包材复合包装膜、袋技术和产品及巨量的药包材四川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表示,医用包材领域频现收购在于大企业“野蛮生长”态势想通过并购小企业掌握的资源来换取未来发展空间。

  以贵州千叶收购南充三樱为例,贵州千叶想通过寻找优质资源标的,力求通过融资并购,进行规模化扩张,实施多品类产品战略布局。

  千叶药包主要从事药用硬片、口服药用瓶等医药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南充三樱复合膜的研发和生产本身及客户销售渠道、四川区域市场份额,都将会对贵州千叶整个营销和丰富品类起到促进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并购小企业,整合销售渠道及独家品种能提升品类和拓展销售渠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热线:020-85626447。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前沿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源包装前沿网,http://www.pack168.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包装前沿网